2025年5月12日,依托我校“古城論壇”平臺,我校與中國古都學會、西安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共同舉辦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長安系列學術報告會”在我校1號樓二層報告廳舉行。此次報告會特邀陜西師范大學原副校長、中國古都學會會長蕭正洪教授作題為《中部的魅力: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過程中秦嶺文化的意義》的學術報告。西安市委黨校(行政學院)副校長(副院長)劉紅,陜西師范大學歷史環(huán)境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院教授、中國古都學會秘書長肖愛玲出席。

蕭正洪教授立足于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過程,以秦嶺文化的演變作為窗口,從“秦嶺的概念意義”“本體和隱喻的概念指向”“從中國到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過程中的縱橫空間性”“秦嶺文化的特征”以及“中部的魅力與現(xiàn)代調整”五個維度論述了秦嶺文化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過程的重要意義和影響。
我校第28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習‘五史’、不忘初心”專題研討班全體學員,區(qū)縣(委)黨校骨干教師、我校部分處室負責人及全體教研人員近200人參加本次報告會。(撰稿:白若凡/攝影:王藝剛)